民国的军阀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民国的军阀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新军旧军的同时存在,说明了辛亥革命前期中国军队成分非常复杂,作为革命和反革命的两种成分,都大量的在中国军队里滋生着。

新军的大部分军官,都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很多是从国外留洋回来的士官生,因此,在当时,新军是思想比较进步,而且最容易受先进思想影响的团体。孙文,黄兴等领导的兴中会等的革命党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在新军里安插革命分子,宣传和传播革命思想,很快就在新军里蔓延开来。而旧军,要么是以长官意志为准的勇军(北洋军有点类似)和旧官僚旧武官领导者的相对程度上忠于清廷但后期也基本上成为个人武装的绿营兵。因此,从一开始,中国军队里,能够积极投身革命的,基本上是新军,而旧军要么蛇鼠两端,要么反对革命

五六十年的耻辱,国之将亡的忧患,使得当时的中国人积极的开始寻求外国先进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救中国,那么清廷为了维持自身的政权,他们也在积极的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时候,一批满清少壮开始走向政治舞台,开始在国内寻求妥协,准备开始君主立宪,尤其是在1908年慈禧和光绪离世之后。但是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当时的国人,根本看不到清廷的诚意。所谓行宪组阁,只是糊弄国人而已。但是这股风潮也影响了全国人民的思想,相当多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民主”这个概念,各省也成立了谘议局。至少比完全君主专政,有所改变了。当然,这种局面,革命党是不满意的。大部分中国人,也是不满意的。

因此,辛亥革命,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爆发,几位新军里的革命党人,领导着一批具有革命倾向的新军士兵们,发动了革命,但是又拥护了一位资历较深,各方面都能接受的黎元洪成立了革命政府。中国各省随着响应,当然,大部分是旧官僚随大流,其中的咨议局起了相当的作用,换句话说,中国这个时候实际是被一批官僚,缙绅们所掌握的。其中有死忠清廷的,也有革命的,但绝大多数都是摇摆不定的。各省都在观望,实际上说明,第一,清廷的威信和中央政府作用已经基本不存在,第二,地方势力左右着政局。第三,革命思想已经有了广泛的影响,但并未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第四,孙文等革命党的影响力有限,尤其是没有掌握军队。

以上四点,就是未来三十年中国的军阀统治诞生的土壤。因此,虽然在袁世凯的策划推动下,清廷退位,但是中国并没有象土耳其,甚至苏俄那样很快走向统一。军阀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开始登上舞台,而后又很快销声匿迹。那么,首先我讨论下何为军阀:

军阀,顾名思义,有军队的阀门统治。两个突出的标记是,第一军事特征,阀门有政治阀门,经济阀门,军阀就是依靠军事起家的阀门统治。第二,阀门,不是指某个人,而是指一个利益团体,是集团而不是个人统治。因此,军阀就是指拥有军队的统治团体。他们的统治区域大小不限。范围不限,政治主张不限,目的不限。军阀统治对人民来说是可怕的,也是残酷的。在此,我选择一些典型的军阀讨论他们的来龙去脉。

第一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是中国自清廷退位后,影响中国的最大的军阀,他的创立者,毫无疑问就是袁世凯袁大头,袁是一个典型的自我主义者,他的一生是为自己的发迹奋斗的一生,是不择手段向上爬的一生。但是袁是一个非常能察言观色的人,也是一个很能把握时局的人。直到最后,他为了登上人生最高的位置——皇帝宝座的时候,才迷失本心。完全不管不顾,导致众叛亲离。因为他到死也没搞清楚,他,其实只是北洋军阀的头子而已,他不是刘邦,也不是朱元璋。北洋军阀,是一个利益团体,而不是仅仅代表着他个人的利益。因此,最后被北洋其他人所抛弃(其中有他非常亲密的人),也就不奇怪了。

那么袁死后,北洋分裂成为了主要是直系和皖系还有其他带有北洋色彩的军事将领和地方官僚(如张勋等)。而北洋军阀,也成为了当时中国保守势力的代名词。自清廷退位后,掌握名义上的中央政府达十余年(五色旗就是他的标志)。但实际上,北洋军阀只是中国军阀之一,他的势力最大的时候,盘踞着大半个中国,但他只是一个松散的,很多利益团体交织的名义上的团体,他们内部经常为了争权夺利而发生战争,最著名的就是直(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皖(段祺瑞,徐树峥)大战。

北洋军阀在南方国民革命军系北伐后基本消灭,但是还有一部分势力(如冯玉祥的西北军)直到1949年解放后才消失。北洋军阀,代表着中国数千年的地主阶级,旧传统的遗留(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

第二国民党系

为什么把国民党作为一个军阀?因为虽然他们是由政党领导的军队,但实际上还是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建国主张。从孙文开始,他用他的努力唤醒了中国革命,最后也醒悟,联俄,联共,扶助工农,才能救中国,但他壮志未酬,不幸离世,没有很好的整合以资产阶级为主(受西方影响的资产阶级和比较进步的中国传统势力的结合)的国民党势力。最后被老蒋攫取了国民党和国民革命军的领导权,当然,国民党也并非是蒋的一家之党。说是四大家族,实际上国民党内部非常复杂,有黄埔军事系,有两陈的政工系,还有何应钦等人的国民党元老系,孔宋的资本系等等。

蒋介石

国民党自老蒋接手后,对内武力,对外苟合,当然,在中国生死存亡之时,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但仅限于1937年后的短短几年,1940年的皖南事件表明,老蒋还是以TG为最大敌手。其军阀本质也一览无遗,仅仅以本集团的利益为重。当然,自1928年北京易帜之后,老蒋的国民政府成为了中国的代表。因此老蒋的国民党军阀是继承北洋军阀的。当然,老蒋的国民党要比北洋军阀更加强大,在1931年日本侵华前夕,老蒋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是,其他军阀并未消灭,比如东北军,桂系,晋军,西北马家军,新疆,西藏,四川各军阀,冯玉祥的军队也并不完全听指挥,另外TG的红军如同星星之火,更加有蔓延之势,当然,抗日战争也给老蒋提供了很好的消灭异己的机会。经历过14年抗战,1945年,中国基本上以国民党军和共军为主要力量,但老蒋依然沉迷武力,悍然发动内战。最后短短四年,灰溜溜去了弹丸之地。这也是中国民国时期最大军阀的结局。

第三奉系军阀

张作霖

也可以说是张家军了,但并非绝对的家族统治,奉系,实际上是日本的间接控制东北的傀儡。在东北这个日本势力最为深厚的地方,同时也是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奉系成长的很快,在北洋政府后期,甚至成为左右时局的一个重要势力,尤其是他在战胜曹吴为首的直系北洋军阀后。有很多人把奉系也归纳为北洋军阀,但我觉得,从出身(张作霖是马贼出身而后又属于旧军)到其利益(代表东北各方面势力的利益,尤其是代表日本的利益)。他都是独立与北洋军阀的。当然,最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奉系是日本人扶植起来的,最后也毁在日本人手里,1928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变,基本铲除了东北军的势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奉系背叛了自己集团的利益。因此被其最大利益头子日本人干掉。

第四桂系军阀

李宗仁

桂系军阀也是中华民国时期比较重要的军阀,桂军,从陆荣廷开始就属于能征惯战的部队,到了李宗仁白崇禧时代,和国民政府合流,共同北伐,建立了不小的功勋。至抗日时期和国共内战,桂系也起了相当作用,桂系在北伐,抗日,国共内战和国民党合流,按理说应该属于国民党的一个派系,但是桂系毕竟不同于国民党。首先,他是桂系军队出身,代表广大桂系军人们的利益。第二,桂系和国民党的理念还是有所区别的,因此他们和国民党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因此自从中原大战失利后,李宗仁在广西长期出于割据状态,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捐弃前嫌,与老蒋联手抗日。

军阀存在的意义: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场自发的革命,是一场非常不彻底的革命,中国太大,当时含外蒙在内有1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四万万人口,远远超过土耳其,与沙俄相当。但是,中国并没有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旧的传统的政治势力并没有被完全击败,清廷退位只是具有一定的“民族解放”的象征意义。实际上,中国民族还是处于外来势力(尤其是日本,美英等国)的压迫和奴役之下,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割掉了鞭子,但实际上并没有消除民族的最大隐患——外来侵略和在华的帝国主义势力。同时,中国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也没有理清,而资本主义,又在城市里蓬勃发展。在这样一个复杂局面里,各个利益团体自然会形成各种的势力,最后的代表就是军阀,代表中国传统势力的北洋军阀,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开明人士的国民党军阀(英美为后盾),代表日本势力的奉系和代表工农和GCGJ的TG.

这些利益集团的矛盾不可调和,但是本质不同。最终爆发了长达38年的内战和外战(包括抗日战争)。各个军阀之间的互相争斗,也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最后选择,让中国人民认识到,什么样的主义才能救中国。我个人认为,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受西方先进思想影响的时间比较晚,本土传统势力强大,辛亥革命,类似于元末后期的民族觉醒,但当时并没有一位凯末尔或者列宁站出来拿出一整套让全中国都能接受的革命和建国方案。以至于又经历了三十八年的内外战,才最终建立了新中国。这就是中国之痛。而四万万中国人一没有全力发展经济,建立强大的军队,而是自家打来打去,结果让一个小国乘虚而入,差点灭国,这是中国之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