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179 年-214 年),字士元,号凤雏,东汉末年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谋士之一。• 早年经历与才华展现• 庞统年少时在襄阳隐居,不治产业,只热衷于学问和交友。他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因此在乡里并不出名。• 然而,庞统与司马徽关系密切,司马徽对他的才华十分赏识。在司马徽的推荐下,庞统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他还曾拜会当时的大名士马良,与马良一见如故,被马良称赞为“当与君同死生”。此外,庞统也与诸葛亮有着深厚的友谊。• 投身江东与初露锋芒• 208 年,刘备屯兵樊城,庞统前往投奔。但刘备起初并未重视他,只让他担任耒阳县县令。庞统在任期间,不理县务,终日饮酒为乐,导致县中公务荒废。刘备得知后,免去庞统的官职,将其闲置起来。• 后来,东吴大都督鲁肃向刘备推荐庞统,称赞他是“南州士之冠冕”,并指出诸葛亮也不能单独与他相提并论。刘备这才重新审视庞统,与他进行长谈后,发现庞统果然才学出众,便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庞统开始得到重用。• 辅佐刘备与献策立功• 当刘备应刘表邀请前往荆州时,庞统随行。在途经襄阳城西的龙泉山时,庞统预言刘备必有大事成就,此山将因刘备而闻名。• 刘表死后,刘备和刘琮兄弟争位。刘备在荆州受到刘表的猜忌,形势危急。庞统向刘备献策,建议刘备袭杀荆州牧刘表,但刘备因念及刘表同宗之谊而未采纳。不久后,刘琮投降曹操,刘备被迫率众南撤。• 208 年,赤壁之战爆发,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庞统参与了这场战役的谋略,为刘备出谋划策。之后,刘备与孙权军队一起攻占南郡,庞统在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献策定荆州与三计助刘备• 209 年,刘备成功平定荆州江南四郡,庞统被任命为耒阳县令。• 211 年,刘备应益州牧刘璋的邀请前往益州。庞统深知此行关系重大,便向刘备献上“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直接选精兵明晨大装,表面上以朝觐为名,实则趁机袭杀刘璋,统帅其军队;中策是在杨怀、高沛来见时,将他们擒杀,尽以其兵衆合益州之众击刘璋;下策是退还白帝城,与荆州连和,徐岁内图之。• 刘备最终选择了中策,但计划泄露,刘璋与刘备决裂,庞统立即率兵与刘璋军队激战,成功将其击败。• 早逝与影响• 214 年,刘备与刘璋军队在落凤坡展开激战,庞统亲自率精兵强攻雒城。然而,在战斗中,庞统不幸中流矢身亡,年仅三十六岁。• 庞统的去世使刘备失去了重要的谋士,对刘备集团产生了巨大影响。刘备极为悲痛,将庞统厚葬在落凤坡,并追赠他为议郎、将军,让他与关羽、张飞、黄忠等同等待遇。同时,刘备还亲自为庞统作诔文,以纪念他的功绩。 庞统的一生虽短暂,但他以其卓越的才智和谋略,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激励着无数后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三国人物之庞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