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的电脑里堆满了各种重要资料:工作文档、设计稿、论文、账目表格、家庭照片、视频素材……这些数据一旦丢失,后果往往是无法挽回的。不少人直到电脑突然出故障、文件误删,才意识到“备份”这件事有多重要。
那问题来了:电脑里重要文件太多,该如何备份才能真正安全可靠?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详细讲讲——不仅告诉你备份的方法,还会说清楚怎么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帮你少走弯路!
为什么一定要备份数据?这些场景你肯定不陌生
很多人对“备份”没有危机感,总觉得自己用电脑也不出问题,但下面这些真实场景你可能遇到过:
文件误删:写了一周的PPT、整理的报表手滑删了,连回收站都清空了;中病毒:中了勒索病毒,所有文件被加密,解锁竟然要交赎金;系统崩溃:一次意外断电或升级失败,系统瘫痪,文件丢光;硬盘损坏:用了多年的机械硬盘或SSD突然“读不出来”;笔记本丢失:重要资料全在电脑里,设备一丢就全没了;U盘拔出未安全移除:导致文件损坏或整个U盘读不出来。
这些情况并不罕见,一旦发生,你可能就会面临数据彻底无法恢复的风险。而提前做备份,是避免一切损失的唯一方式。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数据备份方法,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偏好选择即可。目的是创建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方法一、使用移动硬盘/U盘手动备份
适合文件不多、备份习惯较好的用户。操作的时候可以简单地将需要备份的文件集中放到一个“备份文件夹”、
将用于存储备份的移动硬盘或U盘和电脑连接好;然后复制粘贴备份文件夹到移动设备中。尽量是每周/每月重复一次,保留多个历史版本。
注意事项:不要只保留一份,U盘/硬盘也可能损坏;定期更新内容,避免“只备份一次就放那吃灰”。
方法二、借助备份工具
适合文件数量庞大、频繁更新的用户。可以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备份功能,也可以使用第三方的备份工具(推荐免费工具)
Windows自带的工具可以考虑“文件历史记录”或“备份与还原(Windows 7)”这些功能。具体操作步骤,百度一下即可。优缺点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
对于第三方的备份工具,可以做的操作就太多了,比如,克隆硬盘、将整个硬盘或是某个分区备份成镜像文件、将系统盘迁移到其他硬盘、克隆分区等等。总之,根据个需选择。
方法三、使用云存储自动同步
适合跨设备办公或希望随时访问文件的用户,比如OneDrive可以自动同步桌面、文档、图片。云存储的优点是随时访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网盘是需要会员的,非会员的存储空间、上传和下载速度是有限制的。
方法四、使用NAS构建家庭私有云存储
NAS(网络附加存储)是一种自建云盘系统,可让多个设备访问和自动备份数据。 可以实现数据自己掌控;设定 RAID 阵列提高容错率;全自动同步、版本管理和远程访问等。但是这个方法,不适合普通用户,因为需要一定的技术储备。
总结:数据备份一定要有,并且定期更新备份。条件允许的话,备份文件要存储在不同的地方。数据无价,及时备份!